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屯門福亨村 (14)




檢視相簿


拍攝者:TM Li

年份:2008年9月



福亨村村公所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屯門藍地 妙法寺 (41)




檢視相簿


拍攝者:TM Li

年份:2008年9月



妙法寺




檢視較大的地圖

清拆前後的灣仔利東街 (30)




檢視相簿
(清拆前)

檢視相簿 (清拆後)


拍攝者:Yung Kam Sing

年份:2005年11月、2008年11月



清拆前的灣仔利東街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太白台 (14)





檢視相簿


拍攝者:Yung Kam Sing

年份:2007年4月


太白台:從前有一間士多(前舖後居),已經無做好耐,但老闆還有在居住,從前五台山有很多潮洲人居住,現在多了一些外籍人士居住,可能喜歡這裏寧靜。



曾經有大樹,但颱風後就變成現在正方形圍住的矮樹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何文田 2008年 (40)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8年11月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愛秩序灣 (15)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8年9月


檢視較大的地圖

北角 明園西街 (15)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6年

石硤尾 (13)




檢視相簿

拍攝者:Luke Chung

北角 新光戲院 馬寶道 (38)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6年

中環街市 (29)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6年

新蒲崗 (23)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6年

觀塘市中心 裕民坊 (39)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6年

茶果嶺 (39)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6年5月

船灣淡水湖 (19)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6年

堅尼地城 石塘咀 (50)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5年



石塘咀

何文田 (27) 附兒時記憶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6年
 


檢視較大的地圖


我是一個愛懷舊的人,相信以前的,永遠是美好的。我知道懷舊其實是一種病,是局部失憶,對過去的記憶其實十分糢糊,所以只選擇記著好的一面。我對這種病卻難以自拔,空餘的時間便會想著兒時玩過的玩具、聽過的歌、看過的戲。假期時更會親身走走兒時住過的地方。


九龍塘、紅磡、京士柏(伊莉莎白醫院)交界的何文田,是我出生及十歲前成長的地方。何文田給人的印象是有錢人的居住地。但所指的是公主道以西、何文田山一帶。而我所住的,是東面的地域。那裡住的人沒有西邊的人富有,但一樣可以享受何文田的寧謐。何文田毗鄰油尖旺,卻沒有感染了那處的煩囂。我家的附近只有一個屋邨商場,不算熱鬧,總算自給自足。


先說說何文田的典故。筆者聞說何文田之命名,是因為以前該地由姓「何」、「文」、「田」三個家族所擁有,但此說未知真偽。網上卻有另外一個說法:


根 據 一 份 年 份 久 遠 的 資 料 指 出 , 在 愛 民 村 未 興 建 之 前 , 該 處 是 一 個 名 何 文 田 徙 置 區 的 地 方 , 亦 即 是 保 民 村 和 治 民 村 一 帶 , 在 未 發 展 之 前 , 是 一 片 田 坑 交 錯 的 田 地 , 該 田 地 為 一 位 姓 陳 名 何 文 的 人 士 之 世 襲 產 業 。 戰 前 , 政 府 為 了 發 展 九 龍 中 而 把 該 田 地 徵 收 , 該 地 遂 由 私 人 土 地 變 為 官 地 。 政 府 把 太 平 道 以 東 的 一 部 份 劃 為 住 宅 區 , 一 部 份 山 崗 劃 為 墳 場 。 到 了 一 九 四 九 年 , 因 受 火 災 影 響 的 木 屋 區 民 被 政 府 徙 置 至 當 時 的 何 文 田 已 荒 廢 的 墳 場 , 一 九 五 二 年 , 政 府 正 式 設 立 了 何 文 田 徙 置 區 , 內 有 文 華 村 、 文 華 新 村 、 保 民 村 和 治 民 村 等 等 。 到 了 六 十 年 代 , 因 應 政 府 興 建 愛 民 村 , 該 處 之 村 落 才 陸 續 被 清 拆 。

引錄自「香港地方」http://www.hk-place.com/

 


已有四、五年沒有到過何文田了,現在的記憶只圍繞著幾個地方:以前住的警察宿舍、愛民鸷與就讀的小學。我帶著相機,乘上往九龍城的小巴,打算從九龍城,徒步行往何文田。其實,只要你熟悉九龍的地理,又有充沛的腳骨力與充裕的時間,所有地方都可以用腳走到。例如我可以從彩虹邨走到藍田、旺角。這日的天氣清朗,氣溫宜人,最適合去散散步。


我在九龍城衙前圍道下車,穿過太子道東,到亞皆老街。從天光道上山,經過香港木球會。見景色不俗,便拍下這張相片,是為筆者攝影作品中較為滿意的一幅。


再經過運輸署的考車牌試場,到了農圃道的新亞中學。筆者在中文大學讀書時,是新亞書院的學生。較其他書院生,新亞人會以自己身份為榮,因為書院創校五十多年,經歷百般困難。校歌有云:「手空空,無一物」、「辛苦我奮進,貧困我多情」,前人刻苦經營,至有今日的碩果。加上,新亞的幾位創辦人都是中國近代赫赫有名的學者,錢穆、唐君毅、牟宗三,更顯得新亞書院有一種超然的地位。大三時,我在某哲學課上看過一個十多年前的電視新聞節目,它報導了牟宗三先生的晚年生活。牟夫子就在新亞中學教新儒家學說與康德哲學,閑時與中學生下棋,家就在街口的合一道。我在想:那些與牟夫子下棋的年青人,或人們途經農圃道看見一位穿唐裝衫的老人,會否知道他就是一代儒哲牟宗三?


從天光道向山上行,經過女童院,到達何文田鸷。何文田鸷現有一半是新型公共屋邨樓宇,另一半被夷為平地。我對何文田邨的記憶不多,只記得兒時患過一次大病,媽帶我到那裡看一位西醫。還記得那位醫生習慣打針,說打針比吃藥更有效。


我所熟知的何文田邨一帶有一座配水庫,庫頂上有個球場,圍繞球場的有緩步跑徑。兒時父親間中會帶我去那處跑步做運動。他為了激勵我與哥哥,每跑一圈獎勵五毛至一元。


橫跨佛光街,取公主道前往我兒時的居住地,公主道兩旁的行人路平時甚少途人,可能因為附近沒有民居,兩旁的建築物都是一些教會會所,例如這座綠色的「樂道健康院」。冼杞然導演,鍾楚紅、蔡楓華、黃淑儀演的《薄荷咖啡》,有一幕在這裡取景。還有,警署對面,以灰色大石磚建造,甚有歐洲風味的單層建築。我從來沒有入去參觀過,公主道以西的行人路平時亦人跡罕至,但一到深宵時份,尤其是周末夜,那一邊行人路會很熱鬧,因聚集了看非法賽車的觀眾。


幾經轉折,終於到達了——何文田警察宿舍——我的舊居。警察宿舍有三座,風格沉實穩重,四方無菱角,實用而不求美觀,幾乎沒有多餘的設計與裝飾,是典型現代主義式的殖民地政府宿舍。我就在這裡渡過了人生的第一個十年。今日的警察宿舍,無論是樓宇、花園、電梯大堂、走廊、樓梯,與當年沒有兩樣。只是樓宇的外牆由肉色改成白色。我推門走入B座樓下的管業處,發現內裡的裝修竟跟十多年前一模一樣,管理員仍然使用著殖民地時期的英式深沉而又笨重的木檯凳。


宿舍唯一與以前不同的,是失卻了昔日的熱鬧,因為將要被重建了,住客都紛紛搬離。大廈十室九空,大堂的信箱插滿宣傳品,乘搭電梯的住客疏落。上三字樓,我以前住的8室,大門已緊緊關上,不知道住戶是否搬走了,無謂打擾。遊樂場再聽不見孩童的嬉鬧聲。記得以前為了爭取時間到這裡玩,我與哥哥不惜以最快速度完成家課,事後卻常常被母親抓回重做。


C座樓下的士多與茶餐廳,早在一年前已搬離上址,對面的理髮店亦已丟空。這三家店的名稱比較獨特,叫「合作社」。還記得,士多有一位婆婆在看店,金睛火眼嚴拿高買的街童。茶餐廳有很多《老夫子》看,有「可樂溝鮮奶」出售。理髮店師傅的手勢不佳,老父總帶我去愛民邨剪髮。


然而,每座樓的地下,若非店鋪或辦公室,便是一些空置的地方,有些位置給住客停泊電單車或擺放大件垃圾,但大部分都是空蕩蕩的。以前是孩童遊玩的地方,此刻只剩下三面灰白的牆壁。車位沒有私家車,只有搬運傢私的貨車。以前的一棵樹還是弱幹瘦枝,如今綠葉成蔭,樹下卻沒有人乘涼,不禁令人唏噓。

 
時代不停地變遷,過去了的,只能緬懷。尤其是香港這個高速發展的地方,清拆、重建,是阻不了的。這三座殖民地式宿舍不久將會消失。然而,隔鄰的何文田警署,卻依舊屹立不倒。這座警署的建築風格很獨特,它像一座堡壘,也像空軍基地。如果加點幻想,它甚至似一艘戰艦,一架宇宙太空船。總之,氣勢雄偉,令人肅然起敬。


記得以前父或母經常帶我們到警署的飯堂吃飯,只因飯堂價錢相宜。有時,我與兄長冒險自行走上那裡。因為飯堂的隔鄰有一間遊戲機室,而且歡迎任何年齡人士入場的。差館大閘的站崗員從不攔截我倆,警署飯堂便成為我們的遊戲機中心。其實入差館又有什麼可怕?


宿舍與警署的正對面是「俊民苑」,香港第一座「居者有其屋」屋苑。俊民苑的環境清幽,密度低,綠化高,甚有高尚住宅區的格局。每座樓宇的地下有很多空曠位。兒時上下課的時間,經常見到對面「樂道中學」的學生在那些空曠地方嬉鬧、吸煙。樂道中學是當區知名的Band 5學校,但在我搬離何文田不久後已被清拆。


俊民苑的正門是一間小學,那就是我小一至小三就讀的「領島學校」。但筆者在領島就讀的時間只短短三年,對它的印象不深,只記得那個操場不算大,課室的走廊很暗,校長是禿頭的,小二時在領島上摔過一跤,手腕上的疤痕至今仍在……今日在領島的外圍走一個圈,它的外觀與內裡如舊,但沒有什麼回憶湧來。
 

俊民苑是太靜了,亦太悶。兒時的我們都不會待在那裡,而到隔鄰的愛民邨去。愛民邨是港英政府第一個十年住屋計劃的產物。以現今角度來看,這塊地皮實在是太優越了。環境清幽、旺中帶靜,還有些單位可以看見維多利亞港。愛民邨確實是屋村中的"樓皇" 。電影亦多在愛民邨取景,例如《初戀無限Touch》,筆者好友馬仔參與美指的《當碧咸遇上奧雲》。


愛民邨有一個街市。以前媽經常帶我來這裡買菜,還記得有一次自己走失了,喊著叫阿媽。愛民邨有一座商場,它與現今的屋村商場沒什麼兩樣。以前有一家「愛民超級市場」,很多電視劇經常在此取景。「愛民閣」文具店至今仍在,兒時時常入內買文具。以前商場還有許多玩具店,賣「聖鬥士」、「四驅車」、「魔神英雄傳」,店內還有任天堂紅白機給小朋友租玩,玩的是「熱血高校」、「熱血硬派」、「孖寶兄弟3」,但印象中,我從來沒有租玩過。二樓有兩家酒樓,其中一家以前叫「愛民」的,現在變成歌舞夜總會。另一家以前叫「民天」的,是《朱麗葉與梁山泊》中朱麗葉做知客的那一家。酒樓隔鄰的兒童機動樂園,是一眾"冒險樂園"的前身,現今卻同樣成為成人冒險的"推銀仔"樂園。
 

商場的天台是一個大平台。我、哥與他的一大班同學,便經常留連此地,玩捉迷藏、何濟公、伏匿匿等等,我們是名符其實的百厭街童。除了商場天台,村內每棟樓宇之間的花園,也是我們放肆的地方。我們年少無知,也曾遇過很多驚險事。例如試過兩次被愛民邨的古惑仔撩,其中一次哥更被抓著,幸好最後安然無事。愛民邨盛產古惑仔,以前亦見過他們連群結隊、浩浩蕩蕩的在叫囂。如果我與哥沒有離開何文田,說不定也變成了古惑仔哩。


與十五年前相比,何文田的景貌如昔。在那裡走一圈,感覺是何文田仍然是一個好地方。雖然香港是個彈丸之地,但很多地方我們卻未曾踏足過。就連以前居住過的地方,亦可能相隔十年才回去一趟。我對何文田的感情深厚,若有機會,我會時常回到這裡,重塑兒時的回憶。此刻,想起一首很貼題的歌:


Paul Anka - My Home Town

馬鞍山礦場 (19)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5年

澳門街

《澳門街》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4年5月


Part 1/3



Part 2/3


Part 3/3



2004年5.1勞動節假期,筆者拿起DV、單人匹馬過"大海"。那日天朗氣清、澳門街上人頭湧湧。我一口氣跑了多個景點:大三巴、大炮台、葡 京、南灣、福隆新街、新馬路、三盞燈、逸園賽狗場 等。還到了遊人較少踏足的下環、內港、沙梨頭 等,拍拍澳門風光與舊建築。當年,新葡京、MGM金殿、永利都還未建成,更惶論威尼斯人與金光大道了 (其實該次行程沒有到"乙水"仔)。今時今日的澳門已是不同的模樣了。


同樣是因為Picasa 3的trim片功能,筆者又可以將收藏已久的影片公諸於世了。


——史丹筆記


澳門 (78)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7年11月



大三巴

流浮山、西部通道 (46)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8年7月



流浮山

藍地 虎亨下邨 (18)




檢視相簿


拍攝者:TM Li

藍地 石礦場 (30)




檢視相簿

拍攝者:TM Li

藍地 褔音學校、南安佛堂 (19)



檢視相簿



拍攝者:TM Li

南邊圍村、南生圍 (71)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8年7月


南生圍

元朗 十八鄉 大橋村 (13)




檢視相簿

攝影:TM Li
上載日期:2008年8月4日


元朗十八鄉大橋村 大橋村位於元朗安寧路與西鐵朗屏站之間,因
為位置於市中心附近,是一個十分容易被發展的舊村,所以吸引我將其拍下的興趣,而留作紀錄。

—— 攝影者:TM

天水圍、錦田 (28)




檢視相簿


攝影:TM Li
上載:2008年7月

大生圍 影片

元朗大生圍是個怎樣的地方?




拍攝:Gabriel Fung
年份:2007年


大生圍, 最近睇報紙聽得多了,但你去過嗎? 那是個甚麼的地方? 正所謂Seeing is Believing, 見近日媒体把大生圍妖魔化,我響應在網上結識了元朗大生圍居民電鋸陳,把幾年前在大生 圍取景的短片raw footage,和電鋸影下的大生圍照片簡單的剪輯成一條短片,去說說我去過幾次大生 圍的感覺。


本片的Music credit to Ryan Adams "Come Pick Me Up", 拍攝和製作是我自已,Gabriel Fung @ gabefung.wordpress.com; 主演:Eddie Tung和陳電鋸。相片由陳電鋸的flickr提供。


網頁:http://gabefung.wordpress.com/2007/02/10/20070210/

東涌纜車 昂坪 天壇大佛 (29)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8年5月

天壇大佛

大澳 (33)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8年5月



大澳水鄉

東龍島 (33)



檢視相簿


拍攝者:羅倫B
年份:2007年11月


東龍島

曾大屋 (6)




檢視相簿


拍攝者:沙田友佰樂

沙田 大圍 (6)




檢視相簿


拍攝者:沙田友佰樂

扎山道 影片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6年

啟德明渠




拍攝:史丹利五
年份:約2005年


《渠》是一件信手拈來的習作。紀錄筆者所住的地區附近的啟德明渠。筆者某日下午路經此 地,發現渠的流域有不少白鷺在凄息,吸引不少途人駐足觀看。而渠的兩旁,又有很多人做 著許多不同的事,例如垂釣、理髮。我想用鏡頭攝錄他們(牠們)在一個平凡的下午的生活 狀況。拍攝紀錄片其實並不易,要捕捉到人們與動物最真實的一面,需要的是耐性。人們與 動物的舉動稍縱即逝,需要的是敏感的反應。


《渠》的拍攝時間只是零五年二月某天的下午。影片內容可能略嫌粗簡。但若果閣下能用心 感受一下"某些人於某時在一條渠的旁邊做著某些事"(正如筆者的拍攝動機),可會領略 到另一番味道。






-

鑽石山 大磡村影片

拍攝:史丹利五
年份:約2000年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深水埗西 (87)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8年5月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深水埗西


桂林街

長沙灣 青山道 (45)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7年10月



檢視較大的地圖



廣成街

官涌 油麻地 西九龍 文華新村 (74)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7年9月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華新村

大角咀 (68)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7年9月



檢視較大的地圖

舊啟德機場 土瓜灣 (39)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8年6月



檢視較大的地圖



舊啟德機場

"環"字八街 (61)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7年10月


"環"字八街



土瓜灣 (58)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7年9月



檢視較大的地圖

九龍城寨 (139)



檢視相簿



拍攝者:(網上搜集)



檢視較大的地圖

牛頭角下邨的最後歲月



以鏡頭記錄牛頭角下邨的最後歲月

拍攝 : 史丹利五
年份 : 2005年
片長 : 27分鐘

Music:Astor Piazolla's Tango: Zero Hour

牛頭角下邨 (50)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7年9月



牛頭角下邨



檢視較大的地圖

香港仔水塘 (19)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8年5月

鯉魚門 YouTube 短片




去年年底,「YouTube香港」正式登陸。為隆重其事,當局更辦一個名為「YouTube愛香港」的短片比賽,歡迎網友提交關於香港事物的短片,以表愛香港之情。

談到"愛香港",怎能沒筆者的份兒?筆者的另一網頁「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 亦正因"愛香港"而來。為支持香港,同時支持YouTube/Google,筆者決定參賽。先使用以前拍攝的相片製作了一支silde show,再配以一首滿有古典味的背景音樂,合一條簡單的短片,名為《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實為網頁宣傳片)。上載至YouTube參加該比賽的「獨立短片」組。同時,將另一部三年前拍攝的短片《鯉魚門》,呈交至「精彩片段」組。比賽結果在本年3月公布,小弟的兩部短片同時獲獎。


頒 獎禮在剛過去的星期日(3/29)假座香港公園某餐廳舉行。頒獎禮的形式簡單而隆重,有音樂、舞蹈等表演,整晚都是熱熱鬧鬧的。而其中最引起我興趣的節 目,是大會邀請金培達先生主持有關電影配樂的工作坊。小弟的兩部得獎影片獲頒獎狀乙張,另獲贈小巧數碼攝錄機乙部。但對筆者而言,獎品是其次,最重要亦最 有意義的是親身參與了YouTube/Google在香港搞的公開活動。可知我本身是一名"Google迷"。


歡迎欣賞獲獎影片。

香港仔 鴨脷洲 (61)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7年10月



檢視較大的地圖


香港仔避風塘

黃竹坑邨 (38)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7年10月



檢視較大的地圖



黃竹坑邨

鰂魚涌 北角 炮台山 (63)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7年8月



檢視較大的地圖

中西區夜 (30)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8年9月



東邊街

船街 南固臺 (34)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8年5月



船街 南固臺

灣仔街市、藍屋等 (83)




檢視相簿

拍攝者:沙田友佰樂
日期:2008年

本站序言及宣傳短片

這句話很肉麻,卻發自真摯的內心:我愛香港。

我愛香港,甚至想把整個香港據為已有。事實當然不可行,退而求其次,我想把整個香港的景貌都攝入自己的鏡頭內,製成照片,然後細心欣賞。所以,空閒時我總喜歡帶著相機,走遍香港各個角落。新城舊區,大街小巷,將眼所見的,認為值得紀錄的,統統拍下來。

但,我並不想這些照片僅僅保存在電腦內,想把它公諸於世,想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欣賞到香港獨特的風光,知道住在內裡的我們是如何生活。更希望到我老了,孫兒問起我年青時的香港是怎麼模樣,這些照片便成為描述的憑證。

我更有一個夢想:為香港的風景建立一個資料庫。當人們在圖片搜尋器上打入「Hong Kong」或「香港」二字,便搜尋到這個網站為香港記錄了的人事物。

文字可以細緻描繪,但千言萬語都不及一張照片來得真實。文字會因國藉、文化的差異,而變為無效或失真。影像才是世界共通的語言。

以前的紙質相片,會發霉、腐爛,現在的數碼相片卻不因時間久遠而變質,若干多年後,亦歷久常新。

「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是我的一個“理想宏大,規模卻小”的計劃,而且這個計劃會一直持續落去。

韶華易逝,春去秋來。人年華老去,世事瞬息萬變,風光稍縱即逝。僅希望這個小小的計劃可以把這些變遷一一紀錄下來。

總言之,在「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裡,你可以看到 — 香港。

是為序。



— 史丹利五


  • 宣傳短片




70年代中環 (6)



檢視相簿

拍攝者:沙田友佰樂
日期:1970年代

香港電影遊蹤 Hong Kong Movie Trekker VOL: 1 港島西




優酷版 (適國內觀眾)


「咦!這裡不是西環嗎?」
「《重慶森林》是在蘭桂芳拍攝的…」
「杜琪峰又在九龍城取景了…」


當港產片裡出現自己認識的街道與建築時,會在我腦中留下深刻印象。那裡都是我們熟悉的地方,故特別有親切感。亦證明了那一部電影,是一部貨真價實的「香港電影」。這是筆者製作記錄短片《香港電影遊蹤》(Hong Kong Movie Trekker) 的緣起。


話 說友人路加連長早就約了我逛逛街,原本打算邊行邊談大計邊發掘機會。正巧近期他買了一部輕巧的高清DV機,我便說出心中醞釀已久的拍片計劃。兩人一拍即 合,他為DV充足電,我草草寫了個劇本大綱,便起行了。由港島西陲的堅尼地城出發,我倆在中西區裡打轉,看見什麼與港片有關或別具特色的地方,他便開機拍 攝我隨口而出的介紹。石塘咀、西營盤、西環、上環,直至中環的行人扶手電梯結束。估不到期間說了差不多30部電影。


或 許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城市可與香港相比,亦沒有一個城市適合拍這樣的一部記錄片。因為香港差不多每 條街道、每座建築物都有一段故事與歷史。而且本土的電影產量豐富,令很多地方都可在電影中出現。只隨便在西區走一轉,很多港片的景點便在眼前出現:雪廠 街拍過《金枝玉葉》,幾步之遙的蘭桂芳便拍過《美少年之戀》,在不遠處的SOHO拍過《傷城》……


《香港電影遊蹤》是一個很有野心的 project,將會拍攝的地方還有尖沙咀、油麻地、旺角、中環、灣仔、銅鑼灣、九龍城、黃大仙、觀塘、南區 等。打頭炮的是港島西區,請各位細心欣賞。


以下是片單/出現與提及的電影人/地方 (按出場序):

  1. 《阿飛正傳》/ 張曼玉 劉德華 王家衛 / 西港城 (電話亭)
  2. 《無間道》 / 劉德華 梁朝偉 黃秋生 / 粵海投資大廈
  3. 《喋血雙雄》/ 周潤發 李修賢 黃光亮 吳宇森 / 電車
  4. 《傾城之戀》/ 張愛玲 / 堅尼地城 (石牆)
  5. 《點指兵兵》/ 張國強 章國明 / 觀龍樓
  6. 《爆裂刑警》/ 吳鎮宇 / 石山街
  7. 《聽不到的說話》/ 劉青雲 / 青蓮臺
  8. 《胭脂扣》/ 梅艷芳 張國榮 / 石塘咀
  9. 《紫雨風暴》/ 吳彥祖 甘國亮 / 西營盤
  10. 《等待黎明》/ 梁普智 葉童 周潤發 / 舊贊育醫院
  11. 《色戒》/ 李安 湯唯 / 香港大學
  12. 《玻璃之城》/ 黎明 舒淇 / 香港大學
  13. 《瘋劫》/ 許鞍華 趙雅芝 / 西營盤 餘樂里
  14. 《凶榜》/ 秦祥林 / 西營盤 餘樂里
  15. 《大迷信》/ 李居明 / 高街鬼屋
  16. 《大隻佬》/ 張柏芝 劉德華 / YMCA
  17. 《跟蹤》/ 任達華 徐子珊 梁家輝 / YMCA
  18. 《新難兄難弟》/ 梁家輝 梁朝偉 / 上環
  19. 《西環的故事》/ 郭富城 / 上環
  20. 《柔道龍虎榜》/ 郭富城 古天樂 杜琪峰 / 醫學博物館
  21. 《全職殺手》/ 劉德華 反町隆史 / 荷里活警察宿舍
  22. 《三更》/ 黎明 陳可辛 / 荷里活警察宿舍
  23. 《傷城》/ 梁朝偉 金城武 / SOHO
  24. 《重慶森林》/ 王菲 梁朝偉 王家衛 杜可風 / 嘉咸街街市、中環半山扶手電梯、蘭桂芳
  25. 《桃色》/ 楊凡 河利秀 / 嘉咸街街市
  26. 《晚九朝五》/ 陳小春 陳豪 周嘉玲 / 蘭桂芳
  27. 《美少年之戀》/ 楊凡 吳彥祖 馮德倫 / 蘭桂芳、SOHO
  28. 《金枝玉葉》/ 張國榮 袁詠儀 劉嘉玲 陳可辛 / 雪廠街藝穗會
  29. 《中國匣》/ 王穎 鞏琍 / 中環半山扶手電梯
  30. 《蝙蝠俠 黑夜之神》 Batman: Dark Kngiht / Christian Bale /中環半山扶手電梯

而片中所選的大部分背景音樂亦與港片有關。曲目如下(按出場序):

  1. 《2046》主題曲
  2. 《Perifidia》/ 《阿飛正傳》
  3. 蔡琴《被遺忘的時光》/ 《無間道》
  4. 葉倩文《淺醉一生》/《喋血雙雄》
  5. Ennio Morricone 《Prima Della Rivoluzione》
  6. 泰迪羅賓《點指兵兵》 / 《點指兵兵》
  7. 林子祥 《分分鐘需要你》 / 《聽不到的說話》
  8. 梅艷芳《胭脂扣》/《胭脂扣》
  9. 陳蓉蓉《梭羅河 Solo River》/ 《桃色》
  10. 《色戒》OST 《The End of Innocence》 /《色戒》
  11. Ray Peterson《Tell Laura I Love Her》/ 《新難兄難弟》
  12. Frederic Chopin 《Nocturne in C-sharp Minor (1830)
  13. Denny Brown《Things in life》 / 《重慶森林》
  14. The Mamas & Papas《California Dreamin'》 / 《重慶森林》
  15. Billie Holiday《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de》 / 《重慶森林》

第一集「加強版」中加入的港片片段:
  • 《阿飛正傳》軍裝警察(劉德華)在電話亭前
  • 《無間道》黃志誠督察(黃秋生)被拋下樓慘死
  • 《喋血雙雄》李修賢擊斃黃光亮
  • 《傾城之戀》范柳原(周潤發)與白流蘇(繆騫人)談石牆
  • 《聽不到的說話》劉青雲在青蓮臺被捅死
  • 《胭脂扣》當年塘西花國盛況
  • 《胭脂扣》如花在80年代的山道
  • 《凶榜》秦祥林在西區的家
  • 《大迷信》李居明師傅談高街鬼屋何解最'猛鬼"
  • 《跟蹤》豬女(徐子珊)跟蹤陳重山(梁家輝)
  • 《柔道龍虎榜》皮褸Tony與司徒寶初次交手
  • 《全職殺手》荷里活道警察宿舍槍戰
  • 《重慶森林》警察663(梁朝偉)與阿菲(王菲)在街市閒聊
  • 《桃色》艷女(河莉秀)向警察問路
  • 《晚九朝五》晨早五點眾人出發去飲茶
  • 《美少年之戀》吳彥祖與尹子維小聚
  • 《重慶森林》阿菲整蠱警察663

還有,本片的製作人員與影片基本資料:

  • 攝影:路加連長 (Luke)
  • 主持、製作:史丹利五 (Stanley)
  • 拍攝於2008年2月
  • 上載於2008年3月8日
  • 片長:13分28秒
  • 影片原比例: 640 x 480 / 320 x 240

西營盤 第一、二、三街 (81)


檢視相簿


拍攝者:史丹利五
日期:2007年10月



檢視較大的地圖



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

各區相片集

香港全境

檢視較大的地圖


港九市區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


屯門及元朗區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



1. 中西區

2. 灣仔區

3. 東區

4. 南區

5. 觀塘區

6. 九龍城區

7. 油尖旺區

8. 深水埗區

9. 黃大仙區

10. 葵青區

11. 沙田區

12. 離島區

13. 大埔區

14. 北區

15. 西貢區

16.元朗區

17. 屯門區

18. 荃灣區


Special: 澳門
「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各區相片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