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香港電影遊蹤 Hong Kong Movie Trekker VOL: 2 油麻地
(YouTube 16:9寬銀幕版本)
《香港電影遊蹤》第二集到訪九龍半島的佐敦、官涌及油麻地。油麻地一帶是歷史悠久的華人社區,古蹟舊舖、消閑食肆、街坊鄰里並存,亦曾是罪惡淵藪、流鷥亂舞的九反地帶。黑幫演義、市井味濃的本土故事都源自此地,故此是無數港片的取景點。筆者帶大家走訪油麻地一帶的著名景點,如廟街、玉器市場,又到鮮有人提及但背後大有文章的地方,如官涌戲院、柯士甸道行人隧道等,還有電影迷必到的百老匯電影中心等。油麻地雖是舊區,也略嫌骯髒,卻可體驗最具本土特色的文化風情。
第二集距第一集出街足有九個月,抱歉讓大家久等了。其實這一集早在七月已拍峻,可惜一直未有時間整理。今集特別鳴謝多年老友、電影發燒友兼專業製片人育堅(Terry)義務執掌攝影機,他的鼎力襄助令「電影遊蹤」看起來更專業,越來越似正式的電視片。其實是次"遊蹤"還到過旺角,因構思中的第二集包括了油麻地與旺角兩區,但剪輯時發現上半部分已近接25分鐘 (第一集也不過是22分鐘),最後只好一分為二。《香港電影遊蹤》第三集旺角上映日暫無期,現請先欣賞第二集油麻地。
本集收錄的香港電影片段(按出場序):
製作人員及基本資料:
- Part 1/3
- Part 2/3
- Part 3/3
《香港電影遊蹤》第二集到訪九龍半島的佐敦、官涌及油麻地。油麻地一帶是歷史悠久的華人社區,古蹟舊舖、消閑食肆、街坊鄰里並存,亦曾是罪惡淵藪、流鷥亂舞的九反地帶。黑幫演義、市井味濃的本土故事都源自此地,故此是無數港片的取景點。筆者帶大家走訪油麻地一帶的著名景點,如廟街、玉器市場,又到鮮有人提及但背後大有文章的地方,如官涌戲院、柯士甸道行人隧道等,還有電影迷必到的百老匯電影中心等。油麻地雖是舊區,也略嫌骯髒,卻可體驗最具本土特色的文化風情。
第二集距第一集出街足有九個月,抱歉讓大家久等了。其實這一集早在七月已拍峻,可惜一直未有時間整理。今集特別鳴謝多年老友、電影發燒友兼專業製片人育堅(Terry)義務執掌攝影機,他的鼎力襄助令「電影遊蹤」看起來更專業,越來越似正式的電視片。其實是次"遊蹤"還到過旺角,因構思中的第二集包括了油麻地與旺角兩區,但剪輯時發現上半部分已近接25分鐘 (第一集也不過是22分鐘),最後只好一分為二。《香港電影遊蹤》第三集旺角上映日暫無期,現請先欣賞第二集油麻地。
本集收錄的香港電影片段(按出場序):
- 《一個字頭的誕生》大寶慘被輾死
- 《喜劇之王》純情學生妹之夜
- 《神探》多重人格魔警
- 《大事件》特警墮匪徒陷阱
- 《門徒》毒品拆家上車
- 《花街時代》花街時代的女子理髮
- 《癲佬正傳》狗仔在街市劈人
- 《黑社會》樂少保釋大D哥
- 《廟街皇后》母女在警署門外互數不是
- 《性工作者十日談》「我也是"站街"!」
- 《洪興十三妹》十三妹被追斬
- 《旺角卡門》華仔遇前女友Mabel、烏蠅哥在戲院門前賣魚蛋
- 《第一類型危險》大膽書院仔在戲院放炸彈
- 《香港奇案四:廟街皇后》70年代廟街夜市風光
- 《新不了情》廟街唱戲曲
- 《食神》廟街看相、"o拿咋麵"與瀨尿牛丸
- 《旺角黑夜》CID在大排檔吃早餐
- 《跟蹤》
- 《一個字頭的誕生》劉青雲、吳鎮宇、張達明
- 《喜劇之王》張柏芝
- 《神探》劉青雲
- 《大事件》張家輝、陳慧琳、任賢齊
- 《門徒》吳彥祖、爾冬陞
- 《花街時代》
- 《癲佬正傳》梁朝偉、馮粹帆、葉德嫻
- 《文雀》
- 《千言萬語》
- 《黑社會》梁家輝、任達華
- 《半支煙》
- 《火拼時速2》(Rush Hour 2)
- 《廟街皇后》張艾嘉、劉玉翠
- 《性工作者十日談》鄧健泓、李逸朗
- 《麻雀飛龍》
- 《江湖》
- 《洪興十三妹》吳君如
- 《旺角卡門》劉德華、張學友
- 《第一類型危險》區瑞強、龍天生、車保羅
- 《香港奇案四:廟街皇后》
- 《廟街十二少》
- 《廟街十三妹》
- 《廟街公主》
- 《廟街故事》
- 《新不了情》馮寶寶、秦沛
- 《食神》周星馳、苑瓊丹
- 《龍虎風雲》
- 《細路祥》
- 《旺角黑夜》方中信、錢嘉樂
- 《文雀》OST - Vertigo - The Ambush
- Stereolab - Percolator
- 《花樣年華》OST - Casanova Flute
- 任劍輝、白雪仙 -紫釵記之劍合釵圓
- 今天不回家
- 《文雀》OST - Pickpockets
- 《黑社會2以和為貴》 Main Theme
- Michael Nyman - 《The Piano》OST - The Sacrifice
- 周璇 -永遠的微笑
- 劉美君 - 最後一夜
- LMF - 詠春拳
- 《花樣年華》OST - Angkor wat theme finale
- 林憶蓮 - 激情
- 中樂二胡 - 苦悶之謳
- 尹光 - 的士佬生涯
- 尹光 - 相士大隻西
- 鄧麗君 - 我只在乎你
"遊蹤"地圖
製作人員及基本資料:
- 攝影:育堅 Terry
- 製作、主持:史丹利五
- 拍攝於2008年7月
- 上載於2008年12月
- 原格式:720 x 576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澳門街
《澳門街》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4年5月
Part 1/3
Part 2/3
Part 3/3
2004年5.1勞動節假期,筆者拿起DV、單人匹馬過"大海"。那日天朗氣清、澳門街上人頭湧湧。我一口氣跑了多個景點:大三巴、大炮台、葡 京、南灣、福隆新街、新馬路、三盞燈、逸園賽狗場 等。還到了遊人較少踏足的下環、內港、沙梨頭 等,拍拍澳門風光與舊建築。當年,新葡京、MGM金殿、永利都還未建成,更惶論威尼斯人與金光大道了 (其實該次行程沒有到"乙水"仔)。今時今日的澳門已是不同的模樣了。
拍攝者:史丹利五
年份:2004年5月
Part 1/3
Part 2/3
Part 3/3
2004年5.1勞動節假期,筆者拿起DV、單人匹馬過"大海"。那日天朗氣清、澳門街上人頭湧湧。我一口氣跑了多個景點:大三巴、大炮台、葡 京、南灣、福隆新街、新馬路、三盞燈、逸園賽狗場 等。還到了遊人較少踏足的下環、內港、沙梨頭 等,拍拍澳門風光與舊建築。當年,新葡京、MGM金殿、永利都還未建成,更惶論威尼斯人與金光大道了 (其實該次行程沒有到"乙水"仔)。今時今日的澳門已是不同的模樣了。
大生圍 影片
元朗大生圍是個怎樣的地方?
拍攝:Gabriel Fung
年份:2007年
大生圍, 最近睇報紙聽得多了,但你去過嗎? 那是個甚麼的地方? 正所謂Seeing is Believing, 見近日媒体把大生圍妖魔化,我響應在網上結識了元朗大生圍居民電鋸陳,把幾年前在大生 圍取景的短片raw footage,和電鋸影下的大生圍照片簡單的剪輯成一條短片,去說說我去過幾次大生 圍的感覺。
本片的Music credit to Ryan Adams "Come Pick Me Up", 拍攝和製作是我自已,Gabriel Fung @ gabefung.wordpress.com; 主演:Eddie Tung和陳電鋸。相片由陳電鋸的flickr提供。
網頁:http://gabefung.wordpress.com/2007/02/10/20070210/
拍攝:Gabriel Fung
年份:2007年
大生圍, 最近睇報紙聽得多了,但你去過嗎? 那是個甚麼的地方? 正所謂Seeing is Believing, 見近日媒体把大生圍妖魔化,我響應在網上結識了元朗大生圍居民電鋸陳,把幾年前在大生 圍取景的短片raw footage,和電鋸影下的大生圍照片簡單的剪輯成一條短片,去說說我去過幾次大生 圍的感覺。
本片的Music credit to Ryan Adams "Come Pick Me Up", 拍攝和製作是我自已,Gabriel Fung @ gabefung.wordpress.com; 主演:Eddie Tung和陳電鋸。相片由陳電鋸的flickr提供。
網頁:http://gabefung.wordpress.com/2007/02/10/20070210/
啟德明渠
拍攝:史丹利五
年份:約2005年
《渠》是一件信手拈來的習作。紀錄筆者所住的地區附近的啟德明渠。筆者某日下午路經此 地,發現渠的流域有不少白鷺在凄息,吸引不少途人駐足觀看。而渠的兩旁,又有很多人做 著許多不同的事,例如垂釣、理髮。我想用鏡頭攝錄他們(牠們)在一個平凡的下午的生活 狀況。拍攝紀錄片其實並不易,要捕捉到人們與動物最真實的一面,需要的是耐性。人們與 動物的舉動稍縱即逝,需要的是敏感的反應。
《渠》的拍攝時間只是零五年二月某天的下午。影片內容可能略嫌粗簡。但若果閣下能用心 感受一下"某些人於某時在一條渠的旁邊做著某些事"(正如筆者的拍攝動機),可會領略 到另一番味道。
-
鯉魚門 YouTube 短片
去年年底,「YouTube香港」正式登陸。為隆重其事,當局更辦一個名為「YouTube愛香港」的短片比賽,歡迎網友提交關於香港事物的短片,以表愛香港之情。
談到"愛香港",怎能沒筆者的份兒?筆者的另一網頁「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 亦正因"愛香港"而來。為支持香港,同時支持YouTube/Google,筆者決定參賽。先使用以前拍攝的相片製作了一支silde show,再配以一首滿有古典味的背景音樂,合一條簡單的短片,名為《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實為網頁宣傳片)。上載至YouTube參加該比賽的「獨立短片」組。同時,將另一部三年前拍攝的短片《鯉魚門》,呈交至「精彩片段」組。比賽結果在本年3月公布,小弟的兩部短片同時獲獎。
頒 獎禮在剛過去的星期日(3/29)假座香港公園某餐廳舉行。頒獎禮的形式簡單而隆重,有音樂、舞蹈等表演,整晚都是熱熱鬧鬧的。而其中最引起我興趣的節 目,是大會邀請金培達先生主持有關電影配樂的工作坊。小弟的兩部得獎影片獲頒獎狀乙張,另獲贈小巧數碼攝錄機乙部。但對筆者而言,獎品是其次,最重要亦最 有意義的是親身參與了YouTube/Google在香港搞的公開活動。可知我本身是一名"Google迷"。
歡迎欣賞獲獎影片。
本站序言及宣傳短片
這句話很肉麻,卻發自真摯的內心:我愛香港。
我愛香港,甚至想把整個香港據為已有。事實當然不可行,退而求其次,我想把整個香港的景貌都攝入自己的鏡頭內,製成照片,然後細心欣賞。所以,空閒時我總喜歡帶著相機,走遍香港各個角落。新城舊區,大街小巷,將眼所見的,認為值得紀錄的,統統拍下來。
但,我並不想這些照片僅僅保存在電腦內,想把它公諸於世,想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欣賞到香港獨特的風光,知道住在內裡的我們是如何生活。更希望到我老了,孫兒問起我年青時的香港是怎麼模樣,這些照片便成為描述的憑證。
我更有一個夢想:為香港的風景建立一個資料庫。當人們在圖片搜尋器上打入「Hong Kong」或「香港」二字,便搜尋到這個網站為香港記錄了的人事物。
文字可以細緻描繪,但千言萬語都不及一張照片來得真實。文字會因國藉、文化的差異,而變為無效或失真。影像才是世界共通的語言。
以前的紙質相片,會發霉、腐爛,現在的數碼相片卻不因時間久遠而變質,若干多年後,亦歷久常新。
「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是我的一個“理想宏大,規模卻小”的計劃,而且這個計劃會一直持續落去。
韶華易逝,春去秋來。人年華老去,世事瞬息萬變,風光稍縱即逝。僅希望這個小小的計劃可以把這些變遷一一紀錄下來。
總言之,在「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裡,你可以看到 — 香港。
是為序。
我愛香港,甚至想把整個香港據為已有。事實當然不可行,退而求其次,我想把整個香港的景貌都攝入自己的鏡頭內,製成照片,然後細心欣賞。所以,空閒時我總喜歡帶著相機,走遍香港各個角落。新城舊區,大街小巷,將眼所見的,認為值得紀錄的,統統拍下來。
但,我並不想這些照片僅僅保存在電腦內,想把它公諸於世,想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欣賞到香港獨特的風光,知道住在內裡的我們是如何生活。更希望到我老了,孫兒問起我年青時的香港是怎麼模樣,這些照片便成為描述的憑證。
我更有一個夢想:為香港的風景建立一個資料庫。當人們在圖片搜尋器上打入「Hong Kong」或「香港」二字,便搜尋到這個網站為香港記錄了的人事物。
文字可以細緻描繪,但千言萬語都不及一張照片來得真實。文字會因國藉、文化的差異,而變為無效或失真。影像才是世界共通的語言。
以前的紙質相片,會發霉、腐爛,現在的數碼相片卻不因時間久遠而變質,若干多年後,亦歷久常新。
「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是我的一個“理想宏大,規模卻小”的計劃,而且這個計劃會一直持續落去。
韶華易逝,春去秋來。人年華老去,世事瞬息萬變,風光稍縱即逝。僅希望這個小小的計劃可以把這些變遷一一紀錄下來。
總言之,在「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裡,你可以看到 — 香港。
是為序。
— 史丹利五
- 宣傳短片

香港電影遊蹤 Hong Kong Movie Trekker VOL: 1 港島西
優酷版 (適國內觀眾)
「咦!這裡不是西環嗎?」
「《重慶森林》是在蘭桂芳拍攝的…」
「杜琪峰又在九龍城取景了…」
當港產片裡出現自己認識的街道與建築時,會在我腦中留下深刻印象。那裡都是我們熟悉的地方,故特別有親切感。亦證明了那一部電影,是一部貨真價實的「香港電影」。這是筆者製作記錄短片《香港電影遊蹤》(Hong Kong Movie Trekker) 的緣起。
話 說友人路加連長早就約了我逛逛街,原本打算邊行邊談大計邊發掘機會。正巧近期他買了一部輕巧的高清DV機,我便說出心中醞釀已久的拍片計劃。兩人一拍即 合,他為DV充足電,我草草寫了個劇本大綱,便起行了。由港島西陲的堅尼地城出發,我倆在中西區裡打轉,看見什麼與港片有關或別具特色的地方,他便開機拍 攝我隨口而出的介紹。石塘咀、西營盤、西環、上環,直至中環的行人扶手電梯結束。估不到期間說了差不多30部電影。
或 許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城市可與香港相比,亦沒有一個城市適合拍這樣的一部記錄片。因為香港差不多每 條街道、每座建築物都有一段故事與歷史。而且本土的電影產量豐富,令很多地方都可在電影中出現。只隨便在西區走一轉,很多港片的景點便在眼前出現:雪廠 街拍過《金枝玉葉》,幾步之遙的蘭桂芳便拍過《美少年之戀》,在不遠處的SOHO拍過《傷城》……
《香港電影遊蹤》是一個很有野心的 project,將會拍攝的地方還有尖沙咀、油麻地、旺角、中環、灣仔、銅鑼灣、九龍城、黃大仙、觀塘、南區 等。打頭炮的是港島西區,請各位細心欣賞。
以下是片單/出現與提及的電影人/地方 (按出場序):
- 《阿飛正傳》/ 張曼玉 劉德華 王家衛 / 西港城 (電話亭)
- 《無間道》 / 劉德華 梁朝偉 黃秋生 / 粵海投資大廈
- 《喋血雙雄》/ 周潤發 李修賢 黃光亮 吳宇森 / 電車
- 《傾城之戀》/ 張愛玲 / 堅尼地城 (石牆)
- 《點指兵兵》/ 張國強 章國明 / 觀龍樓
- 《爆裂刑警》/ 吳鎮宇 / 石山街
- 《聽不到的說話》/ 劉青雲 / 青蓮臺
- 《胭脂扣》/ 梅艷芳 張國榮 / 石塘咀
- 《紫雨風暴》/ 吳彥祖 甘國亮 / 西營盤
- 《等待黎明》/ 梁普智 葉童 周潤發 / 舊贊育醫院
- 《色戒》/ 李安 湯唯 / 香港大學
- 《玻璃之城》/ 黎明 舒淇 / 香港大學
- 《瘋劫》/ 許鞍華 趙雅芝 / 西營盤 餘樂里
- 《凶榜》/ 秦祥林 / 西營盤 餘樂里
- 《大迷信》/ 李居明 / 高街鬼屋
- 《大隻佬》/ 張柏芝 劉德華 / YMCA
- 《跟蹤》/ 任達華 徐子珊 梁家輝 / YMCA
- 《新難兄難弟》/ 梁家輝 梁朝偉 / 上環
- 《西環的故事》/ 郭富城 / 上環
- 《柔道龍虎榜》/ 郭富城 古天樂 杜琪峰 / 醫學博物館
- 《全職殺手》/ 劉德華 反町隆史 / 荷里活警察宿舍
- 《三更》/ 黎明 陳可辛 / 荷里活警察宿舍
- 《傷城》/ 梁朝偉 金城武 / SOHO
- 《重慶森林》/ 王菲 梁朝偉 王家衛 杜可風 / 嘉咸街街市、中環半山扶手電梯、蘭桂芳
- 《桃色》/ 楊凡 河利秀 / 嘉咸街街市
- 《晚九朝五》/ 陳小春 陳豪 周嘉玲 / 蘭桂芳
- 《美少年之戀》/ 楊凡 吳彥祖 馮德倫 / 蘭桂芳、SOHO
- 《金枝玉葉》/ 張國榮 袁詠儀 劉嘉玲 陳可辛 / 雪廠街藝穗會
- 《中國匣》/ 王穎 鞏琍 / 中環半山扶手電梯
- 《蝙蝠俠 黑夜之神》 Batman: Dark Kngiht / Christian Bale /中環半山扶手電梯
而片中所選的大部分背景音樂亦與港片有關。曲目如下(按出場序):
- 《2046》主題曲
- 《Perifidia》/ 《阿飛正傳》
- 蔡琴《被遺忘的時光》/ 《無間道》
- 葉倩文《淺醉一生》/《喋血雙雄》
- Ennio Morricone 《Prima Della Rivoluzione》
- 泰迪羅賓《點指兵兵》 / 《點指兵兵》
- 林子祥 《分分鐘需要你》 / 《聽不到的說話》
- 梅艷芳《胭脂扣》/《胭脂扣》
- 陳蓉蓉《梭羅河 Solo River》/ 《桃色》
- 《色戒》OST 《The End of Innocence》 /《色戒》
- Ray Peterson《Tell Laura I Love Her》/ 《新難兄難弟》
- Frederic Chopin 《Nocturne in C-sharp Minor (1830)
- Denny Brown《Things in life》 / 《重慶森林》
- The Mamas & Papas《California Dreamin'》 / 《重慶森林》
- Billie Holiday《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de》 / 《重慶森林》
第一集「加強版」中加入的港片片段:
- 《阿飛正傳》軍裝警察(劉德華)在電話亭前
- 《無間道》黃志誠督察(黃秋生)被拋下樓慘死
- 《喋血雙雄》李修賢擊斃黃光亮
- 《傾城之戀》范柳原(周潤發)與白流蘇(繆騫人)談石牆
- 《聽不到的說話》劉青雲在青蓮臺被捅死
- 《胭脂扣》當年塘西花國盛況
- 《胭脂扣》如花在80年代的山道
- 《凶榜》秦祥林在西區的家
- 《大迷信》李居明師傅談高街鬼屋何解最'猛鬼"
- 《跟蹤》豬女(徐子珊)跟蹤陳重山(梁家輝)
- 《柔道龍虎榜》皮褸Tony與司徒寶初次交手
- 《全職殺手》荷里活道警察宿舍槍戰
- 《重慶森林》警察663(梁朝偉)與阿菲(王菲)在街市閒聊
- 《桃色》艷女(河莉秀)向警察問路
- 《晚九朝五》晨早五點眾人出發去飲茶
- 《美少年之戀》吳彥祖與尹子維小聚
- 《重慶森林》阿菲整蠱警察663
還有,本片的製作人員與影片基本資料:
- 攝影:路加連長 (Luke)
- 主持、製作:史丹利五 (Stanley)
- 拍攝於2008年2月
- 上載於2008年3月8日
- 片長:13分28秒
- 影片原比例: 640 x 480 / 320 x 240
訂閱:
文章 (Atom)
「紀錄香港 Hong Kong Scene」各區相片
檢視較大的地圖